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神经内科 作者:刘军华 贺威
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广大中老年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在检查这些疾病的设备非常多,每种设备有哪些“职责”呢?广大中老年朋友自然也非常关心。对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脑血管专科主任刘运海教授用通俗的话语作了回答:“脑血管病检查设备虽然多,但可以用‘三个阶梯’来概括。脑血管疾病主要分出血型和缺血型两大类,两大类都可以分‘三个阶梯’来检查。
出血型脑血管病检查的第一、二阶梯
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脑出血(即我们所谓的脑溢血)常见。
第一阶梯,也就是最基础阶梯的检查是血压。这个看似非常大众化的检查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因为高血压病患是出血型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经非同日三次(安静休息5min以上)测量,血压≥140mmHg和/或≥90mmHg,诊断为高血压。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最好要经常性的测血压,一天一次也不为过。因为血压的波动很大,如果只是隔一段时间才检查,发生了变化也不知情,就会影响治疗。
第二阶梯,为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简称CTA)和头颈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简称MRA)。这两种检查都是无创性的,不仅可以检查出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病,还可以检查出一些血压不高的脑血管疾病,像脑血管畸型、动脉瘤等,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被发现,很容易发生大出血。血压、血酯虽然一时还显得不高,但家族有脑出血史的高危人群,如果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者瘫痪,突起言语不清,突起意识障碍等症状,就要考虑做两种检查的一种。具体来说,CTA将螺旋CT扫描和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两种技术结合来显示血管结构,为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MRA是用于诊断和排除血管病变的常用手段,能清晰显示血管的变异和异常,显示动脉瘤、血管狭窄和闭塞、动—静脉畸形等多种病变。
缺血型脑血管病检查的第一、二阶梯
缺血型脑血管病主要为脑梗塞、心源性(心脏原因引起的)脑栓塞。
这种疾病的第一阶梯为血压、血糖和血酯检查。高血压患者既可能出现脑溢血,也可能出现缺血型脑血管病,有时还出现既溢血又梗塞的现象,对血压的观察不可掉以轻心。缺血型脑血管病的病因是高血脂,要定期作血糖、血酯及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检查,监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第二阶梯为血流变、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这三项检查。一些患者的脑血管没有硬化,斑块和梗塞还没有形成,但出现了血管狭窄异常等现象,并出现一些症状,就要进行第二阶梯的检查,预防早期脑缺血。血流变可以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颈动脉超声不仅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通过检测颅外段颈动脉的粥样硬化、判别斑块的特性、检测有无狭窄和阻塞以及对冠心病、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预测和防治均有重要价值。经颅多普勒能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通过观察血流的速度来判断是否有狭窄,甚至可以对微小的脑动脉瘤进行检测,可以早期发现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存在,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及鉴别有重大作用。
出血型和缺血型检查的共同第三阶梯
相对来说,无论是出血型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过第二阶梯的检查,总体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有些疑难脑血管病,这些检查还难以确诊。
例如,脑血管畸型、动脉瘤等经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些可以确诊,但有些只能筛查到可疑之处,无法最后定性。又如颈动脉超声时而会有误差。再如,多普勒、彩超、核磁共振在发生梗塞、出血等较明显征象后才能判定血管病变,难以防范于未然。
遇到上述情况,就要动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简称DSA)。DSA是所有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其他检查手段都是通过间接征象了解血管病变情况,DSA检查不但能清晰明确地了解影像病变,而且在造影过程中就可了解血管内血流、血管壁等情况,全面判断血管结构及功能变化,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还能检查出一些疑难病灶,像动静脉畸型、颅内动脉瘤、烟雾病(脑血管像烟雾形状改变)等等。
DSA有创伤性、风险较大等“副作用”,而且费用高。因此,刘教授建议,一般情况下,DSA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能在第一、第二阶梯解决的检查,就不要迈到第三阶梯。
刘运海教授说,我所介绍的内容,可以说是开展科普宣传,真正要作检查,还是要到医院听医生的,要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病情选择,既避免漏诊又不过度医疗,耐心了解病情、细心全面查体、精心分析检查结果,才能对脑血管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冠心病患者,不一定会心肌梗死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 作者:刘遂心 董 蕾
有些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后惶惶不可终日,担心哪天一不小心就心梗或猝死了。这种过分焦虑的情绪主要来源于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乏了解。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会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不稳定斑块很危险,一旦破裂,血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堵塞,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不是取决于斑块的大小,而是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如果斑块是不稳定的,血管堵塞面积狭窄50%甚至更低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急性心梗。近年研究表明:6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血管堵塞面积小于50%时,也就是说,若斑块稳定、不破裂,可以长期没有症状,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高品质的生活水准。
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血糖或糖尿病、情绪紧张。因此冠心病患者必须很好地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同时必须戒烟。研究也发现,科学用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及疏导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斑块的稳定。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运动作为一种天然的良药也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且副作用少价格低廉,但是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略。因此得了冠心病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就医,合理用药配合科学的运动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就可达到斑块稳定。斑块稳定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