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睡眠时间占据了我们生命的1/2,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生活中能获得高质量睡眼的人却并不在多数,特别是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睡眠障碍是指中老年人睡眠量或质的异常,或是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夜惊、梦游、呼吸暂停等。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为47.2%,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
(1) 入睡困难:失眠难以进入睡眠状态。
(2) 睡眠维持困难:入睡正常,但入睡数小时后醒来,不能再次很容易地入睡。有时出现不安,觉醒后缺乏满足感。
(3) 日间困倦:白天感到困乏、疲劳和急躁,并很难集中注意力和正常工作。
(4) 睡眠呼吸暂停:睡眠时打鼾且鼾声不均匀,患者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欠数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和口咽干燥。
开声不均匀,患者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次数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和口咽干燥。
那么,造成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1) 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衰老进程而自身器官功能下降是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2) 社会心理因素:老年人的睡眠主要受到负面情绪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家庭结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因素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3) 环境因素:良好的睡眠环境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前提。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线、噪声过强等不良刺激,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敏感。
(4) 疾病因素: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或风湿病、青光眼或白内障、脑血管疾病、肿瘤、泌尿系统疾病和肺气肿或老慢支等疾病对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影响;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等的患者更易患睡眠障碍。
(5)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睡前喝咖啡和浓茶等习惯。
(6)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病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
睡眠障碍如不能得到重视和治疗,将进一步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诱发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甚至阿尔兹海默病。
目前,治疗睡眠障碍的西药安眠类药物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 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洋,对因焦虑导致的睡眠障碍效果好,可以增加浅睡眠时间,对深睡眠没有改善。
(2) 抗抑郁药:如曲唑酮和米氨平,有镇静催眠作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服用褪黑素可以调节睡眠节律。
(3) 非苯二氨卓类:右佐匹克隆、唑叱坦。(唑吡坦能使患者快速入睡,但维持时间短,易成瘾。右佐匹克隆维持时间长,不易成瘾。)
相对于西药治疗失眠易造成老年人的依赖性、成瘾性,且副作用大,中医药治疗失眠则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体现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上。
失眠,在中医被称为“不寐”,治疗上,不论是内服中药还是外用针灸、耳穴等方法,都能有效地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常我们采用中药口服以及针灸等手段来治疗睡眠障碍。选用的中药药方以及针灸方法都需要先行辨证,针对不同体质辨证选方,或者是辨证选穴来进行治疗。比如说,当患者属于心脾两虚型的话,可以采用归牌汤等来进行加减。当患者属于心肾不交型的话,可以采用交秦丸合六味地黄丸等来进行加减。除中药口服以外,临床上我们还会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针负刺激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辅助治疗,以调和阴阳,宁心安神。
不同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体质舌苔、脉象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选择的中药以及穴位等都会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去灵活调整。
除以上常规治疗手段以外,中医还有以下辅助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1)艾灸:艾绒或其他药物置于体表腧穴上烧灼,温熨的疗法,能达到温通经络、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神奇功效。(2)耳穴: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3)刺络放血:针刺放血有良好的泻热解毒、活络止痛等作用。
相较于患病后的治疗,中医向来更强调治“未病”,防患于未然。针对造成睡眠障碍的不可变因素,我们更应积极预防,如坚持慢跑等有氧运动,延缓身体退化。此外便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合并影响睡眠的慢性疾病,如慢性疼痛等积极进行治疗。
针对造成睡眠障碍的那些可变因素,我们则可能通过调适生活环境、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子以规避。生活习惯上,做到睡前不饱食,不过多饮水,更不要饮酒、喝浓茶和咖啡。保持轻松的心情,睡前不宜多想不开心事情。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居室保持安静、整洁和空气清新。睡前热水泡脚对改善睡眠有一定作用。病情严重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
编辑/静荷
老年人|2020年第10期|59